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23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记者今天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日前,人社部会同民政部、财政部、商务部、全国妇联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康养培训计划),拟于2020年到2022年,培养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员500万人次以上,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实训基地,在全国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人口老龄化、二孩全面放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对康养服务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目前服务从业人员面临数量不足、职业技能水平不高等实际问题。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表示,要坚持培训先行、人人持证,大规模、高质量开展康养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数量充足、素质优良、技能高超、服务优质的康养服务技能人才。
据介绍,康养培训计划在健全康养服务人员培训体系方面出台了一整套组合拳措施:一是建立以地方政府为工作主体,有关部门协调支持,院校、企业、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养老、儿童福利机构等为实施载体,适应康养服务市场需求和人员就业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二是强化实操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把心理学、营养学等实用内容贯穿培训全过程,加强城市失能失智人员、婴幼儿等特殊群体照护服务人员的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提升技能水平。
三是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最新行业企业考核评价规范开发培训课程,构建多层次、模块化、高质量的技能课程体系。
四是鼓励和支持有关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开设康养相关专业,推动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支持康养类企业发展,大力培育康养产业。
为了增强康养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康养培训计划还提出了以下一些措施:拓宽职业发展空间,加强职业标准开发,做好评价工作,畅通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五级到一级、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职业发展通道;强化政府激励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从业人员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职业吸引力。在开展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可适当向康养服务人员倾斜;鼓励市场主体建立从业人员薪酬待遇与职业技能等级和服务内容、时间、难易等挂钩的机制,实现技高者多得、多劳者多得;广泛组织竞赛活动。大力开展康养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引导和带动更多劳动者特别是贫困劳动力从事相关职业,对竞赛的优胜者,人社部门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并晋升相应的技能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