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工匠文化网!
文化项目
“有技不贫”的浙江永康经验:多名贫困生当老板
发布时间:2021-03-16

中新网金华10月29日电(童笑雨)“在学校帮扶前,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能靠技艺,自己当老板。”回想起因贫困辍学的那段时间,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刘家煌仍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如今,来自江西吉安县的他已在永康开办了一家模具加工企业,年收入约70万。


10月28日-10月29日,全国主流媒体看“浙江省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采风活动正式启动。期间,由中国新闻社、中国经济导报、人民论坛网、天目新闻、浙江在线、浙江之声等媒体组成的采风团奔赴浙江永康,聚焦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在人才培养、产教融合、东迁育才计划和教育扶贫上的亮点。


一技在手,终身受益。靠技能脱贫是取消代际贫困的有力抓手,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身处“中国五金之都”的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坚持扶智、扶技并举,书写了职教助推脱贫的画卷。


在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有一个颇为出名的案例:来自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的10名家庭贫困学生,有8位自主创业成功,成为企业主或者公司高管,2位同学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这一成绩源于该校产教融合的实践。据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王钟宝介绍,这些学生大多因家庭经济原因而辍学。


2007年这10名学生到校后,就被编入了机电导生班,与车间师傅结对,以导生制培养模式锻炼技能。据悉,当前这10名学生全部在永康就业,年收入在20-70万之间不等。


“将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是教育扶贫工作的重点。”王钟宝说,当前该校完成了三项结对帮扶项目,招录59位云南梁河县和四川理县的学生到校就读。


同时,该校先后结对中西部地区的职业学校,对口援助过新疆温宿,总结出了较好的东中、东西协作经验,为这些地区培养了一批企业高层次技术骨干及成功创业者。


助力教育扶贫,是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培育更多的实用技能人才,助力区域和经济发展,则是其发展的目标。


在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胡赞看来,找到地方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关键点,才能为本土培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



学生比赛现场。 王刚 摄


为此,该校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与“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与中国步阳集团、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紧密合作成立冠名班;与模具、汽修、门业等各大行业协会深入合作。


在该校,有一幢大楼吸引了记者团的目光,那是该校的“模具产学研中心”,是浙江首批产学研联合体建设项目。


据悉,模具车间直接承接企业模具制作业务,数控生产车间每年生产100多种产品,真正实现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采访期间,恰逢永康首届“永武缙五金工匠”技能大比武活动举行。除了来自永康、武义、缙云等人才的技能比拼,活动现场,该校还邀请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喷涂项目金牌蒋应成进行经验分享。



蒋应成聘任仪式。 王刚 摄


蒋应成是云南保山人,如今是杭州技师学院的教师、杭州工匠学院客座教授。


在他看来,职业教育改变了他的人生,也让他有更足的底气去追逐梦想。“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进职业院校并不代表没有希望,只是说明你选择了另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值得一提的是,自1983年创建以来,该校中职教育、技工教育齐头并进,培养了“西瓜男孩”李恩慧,全国最美中职生华杜刚、胡剑、施彦登等一大批优秀学生,并于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在一些人看来,职业教育是‘二等公民’,但在我们看来,职业教育恰恰是普通学生的‘二次选择’,它注重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从大有可为变成大有作为。”王钟宝说。(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