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工匠文化网!
工匠故事
武汉“追风筝的人”:50年手工制作风筝3万余架
发布时间:2021-03-23

中新网武汉1月21日电 (武一力)大到42平方米的巨型风筝,小到1公分的微型拇指风筝,这些外形独特、技艺精湛的风筝均出自武汉76岁老人王三德之手。王三德痴迷风筝50年,手工制作风筝3万余架,被身边的人称为“追风筝的人”。

记者21日在王三德的工作室里看到,他自制的风筝有绢、布、塑料、绸、树叶等多种材质,包含三国演义、红楼梦、古代诗人、历代皇帝以及花鸟虫鱼等主题,多是巴掌大小的微型风筝。

“微型风筝个头虽小,但能飞百米高。”王三德介绍,普通风筝结构复杂,放飞需具备良好的风力条件;而微型风筝简易灵活,但工艺程序更精细,对用材的要求也更苛刻。

“微型风筝布料需要足够轻便的无纺布;骨架得选择韧直且长的老竹,煮上6个小时,再每天换水,泡上整整一年,这样做出来的风筝才柔韧稳当。”王三德说。

此外,王三德还独创了树叶微型风筝。他借鉴古人的“飞叶说”,将树叶腐蚀到只剩叶茎,再粘上竹骨、穿上线,即可放飞。

王三德1978年加入了武汉市风筝协会,多次在国际风筝大赛中获奖。2004年,他成为了国家一级风筝裁判。谈起“追风筝之路”,王三德表示,自己年轻时就很喜欢古典风筝,许多风筝设计灵感源于曹雪芹的《南鹞北鸢考工记》。但如今他最担心的问题是,古典风筝样式已很难吸引新一代人的注意力了。

“小小的风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可惜年轻人对风筝的了解很少。”王三德说。为此,他奔赴多个图书馆、学校,带领孩子感受传统风筝文化的魅力,并把阿童木、冰雪奇缘等动漫形象画在风筝上,希望孩子们喜欢。

目前,王三德常常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制风筝教程,他也正计划办展览、出版相关书籍来记录风筝历史,传播中国文化。(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