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工匠文化网!
中国工匠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十五位“封神”的中华工匠
发布时间:2022-03-28

01.jpg

            1 

                          初代“车神”是谁?

  最早的车轱辘,是两块被打磨成圆形的石头。奚仲把它们安装在水舟的底部,发明制造了以木结构为主的马拉车。这也为大禹治水提供了运输工具,解决了大禹治水运输上的难题。

  奚仲,被后世称为“车祖”或“车神”。

02.jpg


  2

  当年锋芒盖世的天下第一剑,

  铸造多久而成?

  欧冶子经过三年铸造了湛卢剑,并将献给越王。他从结庐砌灶开始,再生火铸剑,历经淬火(即用水突然改变剑的极热状态)和磨砺(即以一种磨剑之石打磨剑器)两道关键程序,才得到天下第一剑。

  欧冶子,中国古代铸剑鼻祖,由此开创了中国冷兵器的先河。

03.jpg

  3

  毛笔制造行业尊奉的祖师,

  竟是一位大将军?

  战国时期秦国名将蒙恬,不仅因战功显赫而闻名于世,还因创制毛笔而流传千古。“披柱兼毫”是蒙恬最大的发明,即选用较坚硬的鹿毛为笔芯,形成笔柱,外围再覆盖以较软的羊毛做成披毛,加强吸水性能,保持笔锋的柔软和韧性。

  毛笔虽轻,其功甚大。蒙恬改良毛笔制作工艺,是中华工匠对毛笔的一次伟大创新。

04.jpg

  4

  蔡伦首次造出的新纸张的材料,

  源于洛阳河边的一棵树?

  一日大雨刚过,蔡伦去民间探访。路过洛河时,他发现了树上蒙上一层像丝絮一样的东西,很有可能成为一种能书写的材料。于是他在洛河边搭建了一个临时作坊, 一步步地用各种材料进行造纸试验。经过千百次的尝试, 他用树皮等材料造出了一种新纸张。

  在美国国家造纸博物馆有“蔡伦画像”陈列室,法国安贝 尔市建有“蔡伦博物馆”,日本建有“蔡伦宫”。显然, 蔡伦已经走进世界人民的心中。

05.jpg

  5

  “塑圣”杨惠之与“画圣”吴道子师从同门?

  杨惠之与吴道子一同师从张僧繇学画。吴道子艺成显名,而杨惠之毅然发奋专攻雕塑,把绘画技巧创造性地运用于雕塑之中。他擅长“彩塑”,开创了“海山”塑像法,把佛像散置其间,将中国的绘、雕、塑等工艺融为一体。

  杨惠之对后世雕像艺术影响甚大,他的身上既体现出自我的人性品质,更彰显出唐代工匠自我奋斗、自我革新、自我超越的实践品格。

06.jpg

  6

  “造墨专家”的独家秘方是取流松液?

  李廷珪总结原有的墨工经验,钻研制墨技术,利用徽州松树色泽肥腻、质地沉重的优点,改进制墨技术。他制墨时加入桐油和生漆后的松烟,制出的墨色泽黑而有光泽,且其坚如玉。 

  “廷珪墨”不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书写材料,还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媒介,甚至为中国文明、中国学派贡献出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07.jpg

  7

  “活字印刷之父”毕昇,

  在西方被誉为什么?

  毕昇根据自己的实验实践经验,创造了胶泥活字印刷的技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包括造活字、制版印刷、拆版等一套完整的工序。在中国人们称他为“活 字印刷之父”,在西方他因活字印刷术被称为“文明之母”。

  毕昇留给后人的记忆很少,但他的活字印刷术是不会被人忘却的,还有他追求创新的工匠精神、为了知识传播的奉献精神!毕昇,他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08.jpg

  8

  元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

  最为先进的纺织机械?

  元代纺织技术革新家黄道婆年少时沦落到崖州,专心学习当地黎族纺织技术,后回家乡自办纺织坊,着手改革纺织生产工具,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三锭脚踏纺车,改变了中国早期江南棉纺文化的生态格局,是我国棉纺织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更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

  黄道婆被称为“中国纺织之母”“布业始祖”“棉神”。

09.jpg


  9

  “精于榫卯”的建筑家蒯祥,

  参与营造了哪些建筑?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多为木制结构,蒯祥参与营造了天安门以及紫禁城大部分宫殿, 他除了精于计算和绘图之外,还善用榫卯结构。他凭借匠心和巧手受到皇帝的礼遇和器重,成为香山帮苏州古典建筑工匠群体的鼻祖,形成独特的苏州园林建筑风格,为中国南北建筑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榫卯”结构可负荷大力量、允许结构变形、 防震减灾,无一钉一铆,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010.png

  10

  《百骏图》也能被雕琢在小小的扳指上?

  明穆宗得到了一块上好的碧玉,要求“琢玉高手”陆子冈制成扳指并在其上琢一幅《百骏图》。陆子冈琢玉技艺高超绝伦,顺利完成。他将印章、书法、绘画艺术融入玉雕艺术中,一改明代玉器行业的陈腐俗气,显示出治玉的创新精神,也把中国玉雕工艺提升到一个新的艺术境界。

  我国古代治玉的辉煌时代,就是由陆子冈开启。

11.png

  11

  屡次烧造都失败的“龙缸”,

  最后是谁顺利完成?

  潘相奉皇命兼理窑务,督造龙缸。由于龙缸烧造成功率极低,多次试验未成。潘相因此苛责工人,陶工童宾怜同役之苦,以骨作薪,舍身殉火。翌日开窑,龙缸竟出奇地 烧造成功了!

  作为“窑神”,童宾是千千万万瓷工的杰出代表,得到后世的敬畏与崇拜,也是陶瓷工匠们无限崇拜的精神图腾,更是景德镇陶瓷精神的源头。

12.jpg

  12

  永乐髹漆计划的一个重大延伸措施是?

  漆器外交。中外漆器文化交流主要通过官方朝贡或遣使交往而实现,“国漆”和“洋漆”的互动、交往和流动,使得大明漆器艺术快速发展,迎来了中国漆器艺术大流行的“永乐时代”。黄成是明代著名的工匠,也是中国漆艺史上划时代的巨匠,对中华漆器技术传承与文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位落魄的知识分子,黄成不因科举失败而消沉, 选择了一种“体制外”的生活方式,近乎在与世隔绝中完成了一部“天书”《髹饰录》。

13.jpg

 13

  “样式雷”的第二代传人是?

  雷金玉。一个工匠家族,八代人为皇家建筑尽心尽职。被收藏在故宫的那些惟妙惟肖的“样式雷”烫样,无不向世人证实:“一家江西样式雷,半部中华建筑史。”这个家族也因此赢得了“样式雷”的美誉。

  “样式雷”不仅是一种技术美学的结晶,也是一种工匠精神的典范。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清代样式雷图档》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14.png

  14

  我国第一部介绍

  陶瓷工艺的著作《陶冶图说》

  由谁编撰?谁?

  唐英能文善画,又精通制瓷,曾任景德镇督陶官。唐英烧成了“粉彩瓷”“斗彩瓷”“巨型或异型瓷”等新工艺、新器形,并开创了陶瓷工艺艺术化、文人化道路。他奉旨编撰《陶冶图说》,系统地整理烧造陶器的技术体系,这是我国第一部介绍陶瓷工艺的著作,还撰写了《陶成纪事碑》《陶人心语》等书。 

  唐英在职近30年,为雍正和乾隆两朝皇帝烧制瓷器并深受赏识,因此乾隆年间的官窑也被人称为“唐窑”。

15.jpg

 15

  名噪一时的“曼生壶”有何独特韵味?

  陈曼生是中国紫砂壶制作大师,以其命名的“曼生壶”对后世壶艺影响甚大。他平日经常玩壶、赏壶,邀请了一些制壶艺人和文人共同创制了名噪一时的“曼生壶”。他开创的文人紫砂壶,充满文人雅趣,为清代工匠文化注入一种特有的文人气息和美学情怀。

  “曼生壶”使陈曼生成为最伟大的紫砂壶艺术家之一,创造了中国制壶业的辉煌。

16.jpg

   在当下浮光掠影的生活,快节奏的生产中,专注于一件事情,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极致,似乎显得格外困难。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中国古代的工匠们却以高水平的技艺创造出中华文明璀璨辉煌的工艺史,其伟力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生成与发展。

  观览中华工匠的故事,我们很难不被他们坚韧的品质、惊奇的创造力和一流的专业水平打动,并进而思考自身之所得:择一事,精于艺的工匠精神对于我们时代的浮躁症候而言,实为利病之良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