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工匠文化网!
文化驿站
《读不懂的父亲(三)》 作者:张明谦
发布时间:2023-08-30

读不懂的父亲(三)


祖辈的身影(上)


张明谦


      回忆我的父亲,就无法绕开我的祖辈,毕竟,家族故事是在传承中继续的。但祖辈的故事是我从父辈那里零零星星听来的,写起来无法十分肯定。尽管如此,我还是隐约能看到祖辈的身影,虽然是影影绰绰。

640.jpg


      听多了父辈对我们家族往事的讲述,我脑子里曾经勾勒出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


      民国初年的一个冬日,晨雾早已散尽,白云装点着蓝天,和熙的阳光温暖着田野和村舍。在一座乡间的四合院里,青砖蓝瓦的堂屋客厅,太师椅上坐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头戴一顶黑色缎面平顶硬胎十二瓣西瓜帽,帽前缀一颗琥珀色玛瑙帽正。上身着深褐色印有暗红福寿图案的缎面马褂,下身穿一件紫红色缎面长袍,脚蹬黑缎半高腰棉靴。衣服上的纵横折线明晰可见,显然是当天刚上身的。这样的装束,是那个时代乡间士绅的标志性穿戴。八仙桌的另一侧,坐着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同样一袭新衣,笑容满面。这正是我曾祖父六十大寿的喜庆日子。

640 (1).jpg


    吉时一到,鞭炮响起,十几个孙子孙女儿欢呼雀跃,八个儿子两个女儿携妻挽夫,按长幼排列,依次向老人施礼贺寿,恭奉寿礼。接着,被唤来的孙辈齐刷刷跪地叩拜,不及寿星发话,忽起身一拥而上,将老人团团围住,七嘴八舌索要红包,两位老人边发放双面印有金色寿字的红包,边朗声大笑,遂起身在全家人的簇拥下,走向早已摆好酒菜及面蒸大寿桃的寿宴席位。


     近三十口人的大家庭,欢声笑语,好不热闹,就连院内老槐树枝头的几只喜雀,也鸣唱着流连忘返,依依不肯离去。

640 (2).jpg



    这个充满幸福欢乐气氛的院落,所在的村庄叫汪庄。但是,虽以汪姓定村名,张姓人口却占全村的三分之一。张姓又分好几支,先祖是否为同根同宗,因各支都没有家谱,所以已无从考证。不过据祖辈相传,我村张姓是从龙山岗东边张子店村迁来的。张子店距汪庄还有七八华里。据《长葛县地名志》记载,北宋年间,有一位叫张子宏的商人,设店于汴京(今开封)至颖昌府(今许昌)大道旁,后成为村落并由此得名张子店,该村现在仍以张姓为主。从我们家的祖坟看,我曾祖父之前已经有六七代人了,曾祖父之后又有六代人,若按一百年四代人计算,从张子店村迁来应在300年前清康熙年间。若果真如此,我村张姓应为北宋商者张子宏后代。当然,这只是传说,无证可考。我家这一支张姓能追溯的可靠家族历史只能到曾祖父。


    我的曾祖父叫张志义,是晚清的一名秀才,家境也很殷实。父亲和几个本家叔叔不止一次都这祥说过。秀才一说,无须当真,而祖上留下的青砖瓦房院落,起码可以印证家境殷实是真实的。

640 (3).jpg

    曾祖父的生平往事已无从考证。他生有八男两女,我爷爷是男丁中的老大,名张伟轩,上边有两个姐姐。七个弟弟是:老二张伟斌,老三张伟东,老四张水林,老五张伟南,老六张丙戌,老七张西林,老八张新来。


    一个家庭中,长子总会受到宠爱和重视,也理所当然的要过早担当起责任。爷爷读过私塾后,年龄不大就被送出去当学徒经商,后来在许昌城里有了自己经营的商号。父亲说他记事时,爷爷在许昌城有两处门店,有固定雇员十多人,主要经营日杂百货。

640 (4).jpg

    爷爷弟兄八人分家很晚,一直到老八娶亲后才各自分开生活。分家前全家已有近三十口人,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庭。听父辈说,当时管理这个家的不是曾祖父和曾祖母,而是我的大姑奶。她出嫁后仍常住在娘家履行管家职责,直到兄弟八人分家。其中缘故,我的父辈们也说不清楚,他们只记得灶房很大,铁锅和蒸馍的笼都很大,蒸一次馍就是一箩筐。他们说,大姑奶特别能干,秉性正直,处事公道,尊老爱幼,管家有方,几十囗人的大家,没有产生过大的矛盾。分家后,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土地和宅院,祖上的宅院由老八继承,听父辈说祖宅是两进院,临街是三间二层楼房,还有一个老式门楼,有东西厢房。我离开家时,还剩四间东厢房,是那种很讲究的高脊飞檐拱门的青砖瓦房,当时,我八爷的后代仍在老宅居住,直到改革开放后,村上重新规划宅基地,他们才拆旧换新。曾祖父或者是高祖父留下的百年祖产,完成了历史使命,庄严的告别了自己的子孙后代。随着祖产走进历史深处,祖辈们在我们心中的模糊身影,也随之愈加模糊,渐行渐远。分家之后,八家的生活也逐步拉开了差距。

1692165756613929.jpg

友情链接